[繁体中文]             |

赛壶网

头部广告

内画艺术

[复制链接]
分享奖励排行榜
发表于 2015-4-26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希德,1972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自幼酷爱绘画。
  1988年跟随李可染弟子李松林先生学习国画素描和水粉画。
  1992年拜内画大家王冠宇先生为师学习内画艺术,1994年在王冠宇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上海。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个性的创作理念。
  朱希德是有艺术想法和追求的,他多次走出中国,到世界各地举办内画作品展。
  1998年2006年多次东渡日本举办内画艺术展,2000年赴新加坡举办作品展,2001年赴澳大利亚举办作品展,2006年至2008年间四次赴德国举办作品展,2011年内画壶作品秋山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金奖。
  2010年在南京东路558号陶瓷城创办烟壶珍赏社。现为国际中国鼻烟壶协会会员。内画大师作品展近日于小木桥路上的天乙文化广场举行,记者与朱希德就海上内画风格及发展作了一番对话。
  问:内画是我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经历着一个由兴转衰、再由衰转兴波浪起伏过程。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过程和前景的?
  朱:鼻烟壶其实是舶来品,早在明末清初就有传教士把鼻烟壶传到中国,而中国则把鼻烟壶作为一种艺术载体创作了内画。后来内画逐渐在宫廷、民间传开,成了一种把玩,一种雅趣,它原先那种装鼻烟的功能逐渐淡化,到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内画艺术到了巅峰时刻。内画在清代就涌现了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等大家。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内画鼻烟壶表现技法已日臻完善,精美的作品越来越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在拍卖市场上,乾隆年间的顶级鼻烟壶甚至拍到千万元以上,而当代王习三大师的作品也拍出了100多万元的高价。
  问:有人认为内画艺术为何发展不够快,主要是工艺性太强,艺术味不够浓,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朱:不可否认,内画还是归类于工艺美术的,工艺在先,美术在后,这是因为它对内画的绘画制作过程有诸多工艺上的要求,用的是一种细小的勾笔,而且是反画,一般书画家很难掌握。因为画面比较小,因此传统的内画要求精致、繁复、逼真,细腻。在这方面河北衡水的内画家游刃有余,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但随着收藏爱好者的多元要求、鉴赏水平不断提高,工笔精致的内画往往显得过于机械,缺少情趣,而越来越多的内画家则对内画艺术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问:你来上海发展内画艺术近二十年了,也一直在追求海派内画艺术,你认为海派内画艺术的真谛是什么?
  朱:这个问题提得有点大,毕竟学内画也只有二十多年,有许多的前辈一直是我追求内画艺术的榜样。我大概是我们这一辈扎根上海滩时间最长的一个,而且从来没有放弃。当初我的老师王冠宇把我推荐到上海来的初衷,也包含着让我学习海派艺术的用心。
  我认为,内画如果仅仅停留在精致、细腻、繁复上,就会缺乏生命力。近百年来,海派艺术显示其强大生命力,它的核心,就是始终抓住艺术作品追求心灵上的诉求与感应。一件艺术品追求表面繁荣是没有生命力的,它必须不断创新,不断赋予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心灵诉求,这样藏家才会有共鸣。海派艺术很注重一种情调,一种含蓄,它的艺术表达手法往往是写意、委婉的,用变形、夸张、虚实结合,甚至用瑕疵来显示自己的艺术理念,这种境界是很高的,很有情趣的。
  通常写实的作品第一次看上去很精致唯美,但多看几眼就会感觉审美疲劳,而海派写意讲究的是虚实相间,留有余味,每个人的理解会有不同,每次看过之后还会有新的发现,这就是一种魅力,一种把玩不已的魅力。
  海派艺术还讲究一个巧,因材下笔。内画也有个巧画的技巧。现在用作内画的鼻烟壶大多是用天然水晶和玛瑙制成,这些上好的材质有时也会有些瑕疵,有色彩上的不纯,但和玉雕一样,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用材质上的瑕疵,因材而异创作画面,这就给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在我的作品里,我经常会尝试用瑕疵美来构思创作作品,而这种艺术创作往往显示了一种情趣,一种能力,让人感叹不已。
  (责任编辑:clansoft)
 
原作者: 杨志洪
来自:

有人访问你的分享时,你将获得奖励(每次1金钱,重复访问不计)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