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赛壶网

头部广告

再识周乐元

[复制链接]
分享奖励排行榜
发表于 2015-4-26 12: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这样一位画家,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他的画既不是画在宣纸上,也不是画在绢布上,他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为世人传递着他内在的精神世界,诉说着他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与生活艺术的深层体悟。大到秋风暮雨的山川丽水,小到身边的花草虫鱼,笔墨是那么精炼灵动,意境是那么生动感人,品位又是那么清新高雅,这就是周乐元的内画艺术。

 
   在艺术界,周乐元的名字虽不象石涛与八大那样广为人知,但他在研究和收藏鼻烟壶的这个小圈内却是声名大震,知名度丝毫不亚于八大石涛,尤其是海外,他的作品不仅成为收藏者争相追逐的艺术佳珍,而且被广泛地收藏于世界各国的许多艺术博物馆。
 
   对周乐元这个名字的熟知,是在我步入内画这一行当之初,虽然他以简洁精炼的笔墨形式与颇具文人画特征的艺术著称,或许是因为历代内画艺人专以摹仿、抄袭为能事的原因,他并没有像任伯年、吴昌硕那样的艺术大家引起我太多的关注,就这样,周乐元的艺术与我擦肩而过。一晃就是十数载。随着自己对内画的不断实践与 逐步认识,“摹然回首”我忽然发现,周乐元的艺术是如此伟大而非凡、他的艺术远非与他同时代的内画艺人可比,尤其是他创造性的艺术精神时至今日尚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周乐元,北京人,大约生活于清末咸丰至光绪年间,原是一位宫灯、纱灯画家,在文学与绘画方面有较高的造诣,由于资料缺失,其历史无从考察,我们只有从他遗留下的作品中去寻找其相关的艺术脉络。
 
    一个艺术家的发展与确立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从他作品的题跋中,我们了解到其艺术活动大致在1882至1893年间,周氏生活的年代与内画发 明的年代相距不远,在其之前虽然出现了少数制作的民间艺人,但由于处于探索的试验阶段,绘画形式远未成熟,在这个徘徊不定的萌芽状态下,周乐元异军突起、成就非凡,打破了这一徘徊不前的蒙昧状态,为内画艺术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他创造的山水、花鸟、草虫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而且以 文人画的水墨写意形式提高了内画的品位和格调,开辟了内画艺术的崭新境界。
 
   在周乐元创作的诸多作品中,尤以山水题材居多,他善于描写江南的山水画景,既有烟霭微茫的风林雾雨,又有秋风萧索夕阳唱晚的暮秋黄昏,在一幅题为摹静山老人笔意的作品中,描写的就是江南暮雨的山水景色。他使用皴染结合的笔法,使被雾雨笼罩下的远山更显缥缈润泽、若隐若现,山下浓密的山林则采用了米氏的点皴 方式,浓淡相间、错落有致,林下的溪水影衬着一只扁舟与一位急于归返的笠翁,整体意境空濛、笔墨简练,寥寥数笔既将南方地域的特有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在另一幅作于辛卯九秋的作品中,他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境界的山水图景,这是一幅深秋萧索夕阳西下的景色,除了一枝弯曲的孤松还保留着固有的墨绿外,其下几枝林木在摇曳着数片枯黄的秋叶,而正中的高山在夕阳与金秋的映衬下呈现着昏红的赫色,意境空寂淡然,尤其是在技法上成功地将条件色溶入了内画的创 作,这不仅体现了他善于观察体验生活的诗人情怀,更可贵的是他大胆地打破了传统固有色的习惯用法,他这一可贵的探索精神无疑是超越其所处的时代的。他的山水画既非倪云林的萧疏散淡,更非石涛的苍厚朴茂,他摆脱了文人画家只写“胸中逸气”的淡世习气,以高雅的品位和饱含生活激情的笔墨在文人画与浓郁生活之间不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使他的艺术更进一步贴近了我们的生活,这正是周氏艺术所感人的一面,尤其是他笔下为数不多的几件花鸟虫鱼的作品,正是其结合客观自 然与主观世界提炼而成的理想花树,他描写的虫鱼均采用没骨的写意手法,只数笔即将这些小生命的神态跃然笔端,在一幅绘于1892年的作品中,即描写了这样 一幅极具生活情趣与田园情思的作品,画面的右上方摇缀着几枝枯黄的秋柳、一只蜻蜓正在微风中悠闲地荡浮,在其下草石中,一只肥大的蚱蜢正在阳光下沐浴栖息,石缝间我们看到了代表北方特征的大白菜,画面给人感觉是那么亲近而意趣盎然,从而更进一步验证了作者的艺术是建立在实际生活的深层体验的基础上的,周 乐元的艺术风格是属于自己的,但同时它也不是孤立的,尤其是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内画艺术,自然更离不开向具有悠久历史的水墨画学习并吸取营养,但他并不像其他艺人那样盲目地抄袭照搬古人,而是在吸取前人的笔法墨法结合自然再创造的结果。虽然我们看到他在很多画的题跋中写有仿某家某派的笔句,他不过是在前人的 基础上溶炼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样式。
 
   周乐元的现象,不是偶然,同样的工具载体,一旦被那些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掌握,其性质就有可能改变,结局也会出现另一番景象,周乐元不同于其他民间匠人之处在于他将中国画的笔墨韵律升华到了另外一种形式和载体上,而不像当今的许多艺人极力鼓吹内画的神秘性和难度性,以此来掩饰自身未能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 缺失。虽然周乐元的艺术响誉海内外,但他勇于创造的开拓精神,并没能给其后世的艺人产生积极影响,相反他的艺术反成为争相追摹抄袭的样板,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与其艺术相近而类似的低档品和赝品,不仅使艺术远离了生活和时代,而且将内画导入了复制摹仿的误区,以致于这一不良风气延续至今,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而 难以逆转的风潮,并开始由周乐元等少数几位名家身上转移至丰富的中国画领域,“清明上河图”、“八十七神仙卷”等复杂而工细的名画更突出了内画自身的神秘 性与商业性,而周氏艺术的简约洗练的画风与前者比较,自然缺乏市场的诱惑力,后者的影响被削弱和被遗忘自然在清理之中。
 
    周氏的艺术创造精神固然难以改变目前内画的现状与人们根深蒂固的偏执看法,但他却向世人证明着,世间的一切如果在不同文化与个性背景的影响下,其结果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周乐元既区别于那些只是一味承袭某一技艺的艺人与工匠,更不同于那些被当今媒体捧红的所谓的“名家”。我们有理由相信周氏艺术可贵的创作精 神与启示作用绝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消失。
 
(责任编辑:admin)

原作者: 刘艺子
来自: 网络

有人访问你的分享时,你将获得奖励(每次1金钱,重复访问不计)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