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的收藏乾坤 爱好者要循序渐进切不可贪全 吸鼻烟的习俗,源自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 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末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吸闻此烟,对解除疲劳起着一定的作用。 鼻烟被欧洲到美洲探险的旅行家发现,带回欧洲,很快流行一时。史料记载,意大利人大约在14世纪选用上好的烟叶、掺入薄荷、冰片等药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经数年而生产商业化的鼻烟。 当时法国宫廷里上至国王、王子、公主,下至仆从,都竞相吸闻鼻烟,把此举当成一种时髦。拿破仑一世也是一个嗜喜鼻烟爱好者,据记载他每月耗费鼻烟达7磅多。 鼻烟壶 鼻烟是舶来品,但鼻烟壶却是地道的中国发明。 16世纪后,鼻烟通过欧洲、菲律宾、日本、朝鲜传入中国东北地区,那儿的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无法用烟筒吸烟。因此鼻烟传入正适合他们野外吸闻特点,为了让鼻烟壶具备坚固,不怕摔碰,游民们用各种玉器、金属、骨角材料来制作鼻烟壶。 明代时,鼻烟开始从国外大量流入我国,一般用大玻璃瓶装,重量从四两至一斤不等。国人为了携带和吸食方便,一般把鼻烟放在盛药的小瓶中。到了清代初年,国人吸食鼻烟风大盛,开始出现了以硬木、贵重金属、珍贵野牛角制作的鼻烟壶。 史料记载,康熙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鼻烟壶艺术在乾隆一朝达到极盛。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盛入鼻烟的用途渐至其次。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绘画、书法、烧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荡匏、镶金银、嵌螺钿、贴黄等等都用在了鼻烟壶上。乾 隆时鼻烟壶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东西。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成为鼻烟壶生产的鼎盛时期。 工艺 鼻烟壶工艺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内画鼻烟壶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的。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蝈蝈、白菜、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 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摇磨,这样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像宣纸一样。 材质 鼻烟壶中用玻璃制作的为最多。玻璃制鼻烟壶也被称为料烟壶。清料鼻烟壶以康熙、乾隆两朝制作的为佳品,其他年代也有精品出现。 中国是制瓷大国,故瓷制鼻烟壶也非常盛行,数量也很多。瓷鼻烟壶以清乾隆年间制造的为上品。道光朝时以绘制蝈蝈图案的瓷鼻烟壶也很名贵。瓷制鼻烟壶种类很多,有三彩鼻烟壶、青花鼻烟壶、红彩鼻烟壶、珐琅彩鼻烟壶等。 玛瑙鼻烟壶多产自辽宁,因为辽宁玛瑙出产较多。玛瑙是贵重矿物质,故此玛瑙鼻烟壶上面的彩雕图案精美绝伦,深受藏家喜爱。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材质的鼻烟壶外,还有用琥珀、大理石、核桃、葫芦、紫砂等材质制作的鼻烟壶,其中不乏精品。 收藏 珍罕的鼻烟壶外型小巧玲珑、易于收藏,又集雕塑、字画、陶瓷等艺术精萃于一身,更因鼻烟壶的升值潜力惊人,二三十年前只值一二百元的鼻烟壶,升值可达几十万元,高达两三千倍之数,故成为近年来收藏爱好者争相收购保值的新宠。 但专家指出,鼻烟壶是个大家族,收藏要循序渐进,不可贪全。京、鲁、粤、冀四大流派的内画艺术各有特色,尤其晚清至民国间有些名家所绘的内画,画意无穷,令人爱不释手。但大名家的作品因为仿品太多,买时要留意其笔法和画工是否有雕凿痕迹。刚开始接触鼻烟壶收藏的爱好者如果在鉴赏上不成熟或无把握,则最好在 拍卖场上购取或向可靠的商家寻求。 (责任编辑:admin) |